光年外汇:金融分析师、财经媒体人、业余研究交易技术分析,掌握一手最新前沿科技资讯,向您分享最深度的行业洞见。以下内容来自J2T捷仕。
年初跟风买的AI股,现在亏了快 50%? 早知道当初就买xxx?
这话戳中了多少人的心 —— 我们总在追风口,可手握伯克希尔、年化收益19.8%、身家过千亿美元的“股神”巴菲特,可口可乐拿了35年,苹果握了10年,连去年四季度最新持仓里,前十大重仓股还是那几个“老伙伴”。
其实巴菲特的投资逻辑从来没藏着掖着,只是被普通人当成老古董。今天就扒一扒他能赢半个多世纪的3个核心要点,没有花哨技巧,普通人照着做就能少踩坑。
一、不懂的钱不赚:比追热点更重要的是“认怂”
问:为什么不买 AI 股?
巴菲特回答:“我和芒格都看不懂这些公司的技术到底能形成多久的壁垒,也不知道 10 年后它们的盈利模式还在不在……”
看不懂的钱,赚了也是运气,亏了是必然。
他手里存的从来都是“一眼能看透”的生意:
可口可乐:35年持仓,全球人都喝、品牌硬、成本稳,每年赚稳定利润;
美国运通:20年没动,仗着商户认、用户粘性高吃定支付红利;
苹果:看似是科技股,实则是“消费品”—— 他看重的是“全球10亿人用 iPhone,换机型比换饮料勤”。
反观我们呢?
去年追新能源,今年冲AI,连公司主营产品是啥、赚不赚钱都没搞懂就重仓。
巴菲特说过一句被严重低估的话:“能力圈的大小不重要,重要的是知道边界在哪里。”
比“追新”更靠谱的,是在自己熟悉的领域里捡确定的钱。
二、别人恐慌时我贪婪:不是口号,是算出来的底气
2024年三季度美股跌得最凶的时候,标普500单月暴跌8%,机构割肉,美股要崩的哀嚎不绝于耳。
但巴菲特反手砸了45亿美元,悄悄加仓了美国银行和西方石油。
不到两个月,市场反弹,这两只股平均涨了15%,他躺着赚了6个多亿。
只是赌对了那么简单吗?
当然不是,这背后是实打实的计算:美国银行的市净率跌到 0.8(低于行业平均1.2),西方石油的市盈率只有8倍(远低于能源行业平均12倍)
价格已经低于内在价值,那跌就是机会。
普通人最缺的不是勇气,是“算底气”的能力。公司近3年净利润稳不稳?估值是不是历史低位?如果发现净利润连续下降,别犹豫立马跑!
逆向不是盲目抄底,是抄“被低估的确定性”。
三、少折腾 = 多赚钱:复利的真相是“不瞎动”
巴菲特最经典的“滚雪球”比喻,太多人只理解了一半“找个好标的就行”,却忽略更重要的后半句“要有足够长的坡,还要让雪球不中断。”
比如:伯克希尔的持仓周转率常年
但这不是死扛!
2020年他买了航空股后,发现疫情对行业的冲击远超预期,果断割肉离场,哪怕亏了4亿美元也不拖
2007年他卖出中石油,只因股价已经超过了它的内在价值。
很多人学巴菲特学歪了,坚持死扛,以为这是长期持有,这不是价值投资,是自欺欺人。
长期持有的前提是 “价值还在”,一旦基本面变了,该割就得割。
总之:投资到最后,拼的是“不犯傻”
93岁的巴菲特,每天还在读书,盯财报,坚持自己的原则。
他说“投资不需要天才的智商,不需要超凡的商业眼光,需要的是一个稳定的情绪和严格的纪律。”
我们不用成为 “股神”,但可以学他的 “不犯傻”:
不赚不懂的钱,认怂比逞强安全;
不追涨杀跌,跌的时候算清价值再出手;
不瞎折腾,让时间帮你赚钱。
投资不是比谁“更聪明”,而是比谁“犯错少”。
你犯的错越少,赚的钱自然越多。
互动话题:你曾经因为“瞎折腾”亏过多少钱?评论区聊聊你的经历,大家共勉~
(本文观点为个人看法,不构成投资建议。图片来自网络,如有问题请留言,市场有风险,决策需独立。)
顺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